《歪歪侃封神》第 644期
封神演义中的截教弟子,在明知道通天教主警告说下山就会死翘翘的前提下,还是为了道友之情,道统之争而上了封神榜,截教弟子这种大无畏的献身精神,很是令人叹服,所以很多人都赞他们义薄云天、拥有磊落真性情的良好品质。不过歪歪却认为,这种对截教弟子的说法其实是个误会,因为他们并不是为了什么所谓的【义气】而去找姜子牙麻烦的,他们下山,其实另有打算,什么打算?
九龙岛四圣
在封神演义中,第一波下山入世,应封神大劫的截教弟子,是应闻仲闻太师相邀下山的九龙岛四圣。当时,骑着墨麒麟而来的闻太师,一入九龙洞,就被岛上的主人,也就是九龙到四圣热情迎接。
四位道人齐出洞来,大笑曰:“闻兄,那一陈风儿吹你到此?”闻太师一见四人出来,满面笑容相迎,竟邀至里面,行礼毕,在蒲团坐下。
宾主寒暄后,闻太师就向四圣说明了自己的来意。他说有昆仑玉虚门人姜子牙,仰仗自己学过几年道术,竟然帮西岐姬发作乱反商;又说自己要去东南平乱,分身无术不能去西岐。所以,才来求四圣帮忙,能帮他弄死姜子牙。
头一位道人答曰:“闻兄既来,我贫道一往,救援桂芳,大事自然可定。”只见第二位道人曰:“要去四人齐去,难道说王兄为得闻兄,吾等便就不去?”
闻太师
从封神演义原文中四圣对闻太师之请的应对来看,大家都答应的非常痛快,尤其是着头一个叫王魔的,大包大揽,有点儿怕别人抢走这个机会似的;还有第二个叫杨森的,更是唯恐把他落下,幽幽说,难道你王魔能为闻太师出力,我们就不行!
行,当然行!于是,王魔、杨森、还有高友乾、李兴霸等四圣,送走了闻太师后,立马就令童儿先送了坐骑到岐山,他们略作准备,借水遁旋即到了朝歌,受纣王亲自接见、赐宴后,转眼到了岐山。然后,就统统死在了黄天化之手。
那么这里的问题是,九龙岛四圣答应帮闻仲时,是否知道他们这一去的结局。当然知道,那么,他们是怎么知道的呢?
封神榜
关于封神中人间的这场商周之战,在天数的运转之下,早早就已经显露出来。而感悟天数越深、距离天数越近的炼气士,则体会越深刻。当然,站在炼气士塔尖儿的圣人,与天数更是密不可分。
封神榜是天数的产物,而玄都大老爷、阐教主元始天尊、截教主通天等三圣,则是参与其中的制定者,所以对其中的事儿当然门儿清。他们自己清楚不说,连带着当时伺候在碧游宫的核心弟子也都知晓。
通天教主是个博爱的圣人,封神榜这场大劫,他自然要全部通知到位,所以就在碧游宫外贴了副对联,对联的意思非常简单明了:紧闭洞府,静诵黄庭三两卷;身投西土,封神榜上有名人。
关于这幅对联,歪歪认为其中有两番意思:
一是告诫。就是告诫那些已经斩去了三尸,抛尽了六气,登入大罗彼岸,有成仙了道之机的弟子,让他们两耳不闻府外事,一心只读黄庭经,静静等候大劫落幕;
截教弟子
二是提点。就是提点那些心有嗔念,根行浅薄的弟子,你们的道德,估计身死道消的可能性比较大,如果舍得抛去肉身,那么则可以得另一个意义的长生、
九龙岛四圣是得通天教主亲传的弟子,且修行了千年,中间也经历过百十之劫。四圣在不停历劫的过程中,也在感悟天数,可是他们毕竟德行不够,能感悟到多少,全在个人造化。可是他们的师父通天是圣人,能看到更远,更远是多远?
封神中,玄都大老爷在诛仙阵中捉多宝道人,却没有杀他,是因为他要借多宝数百年后化胡为佛;通天和老君同出鸿钧道人门下,能差多少,他自然知道,经封神大劫之后,天下炼气士将再难成仙道,绝迹人间,为什么这么说?
在封神大劫落幕之后,姜子牙册封诸神,其中被封三山正神炳灵公之职的黄天化,就是负责天下灵气的神。而黄天化所负责的三山,即为蓬莱、方壶、瀛洲,其上所居住的生灵,都是飞升的炼气士,但却没有得到天庭册封的天庭正神的备胎。
通天教主
即是说,自此后,人间彻底归于人族统治,不存半分灵气,自然也不会诞生修道者。所以你看现在,哪还有修道者的存在,别说咱们所居住的钢铁丛林了,就是深山老林,怕也寻摸不到半分灵气。
这一切,通天教主自然推算得出来,所以才有那副对联。而九龙岛四圣是聪明人,看到闻仲上山来请,自然是争着抢着下山去,唯恐自己被落下,所以才有王魔和杨森那样的一番对话。
而封神中如四圣这样的人,也不在少数,不然你以为仅凭申公豹的几句挑唆之言,就能让他们心甘情愿的下山?
当然不能够!申公豹是阐教门人玉虚弟子,就算他和姜子牙翻脸,说出【让西岐血流成河白骨如山】的话,但也不能就此认定,申公豹没有身负其他任务。话说这些个炼气士,都是活了千年,万年的老怪物,心窍曲里拐弯都黑着呢。
所以不管是闻太师,还是申公豹,他们都只是一个众截教弟子入世应劫的楔子,是一个上封神榜的机会,而已。
所以,截教弟子下山,并非只为义气,而是另有打算
截教弟子下山的行为,明晃晃就算主动送人头给姜子牙砍。可这么上赶着送人头,总归有些憋屈不是,倒不如给自己加点儿戏。所以截教弟子下山,打出的统一口号,即是姜子牙依仗道术欺蔑截教,如此,即为自己挣面子,又能得一个讲义气的人设,两全其美不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