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最后一群贵族,在西北驻守长达260年,被誉为“华夏长城”!

电影《八佰》最近可是刷屏了,&34;的守卫者们为了祖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,这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。但是在中国历史上还有这么一群人,他们镇守在严寒的大西北整整260年,十几代人用青春和热血筑起了边疆的&34;

这些出身与贵族世家的士兵们血统高贵,他们就是蒙古帝国非常独特的存在:怯薛军。蒙古人在征战四方时,一般采用的都是&34;,意思就是这些士兵并不是专业的军人,而是一些平时从事劳动生产,但随时服从蒙古可汗调遣的业余士兵。

成吉思汗就是依靠着这些平时牧马的业余士兵,逐渐统一了蒙古高原,但随后发现&34;有它的漏洞。

成吉思汗在统一了蒙古高原之后,身边的宿卫士兵只有区区的70余人,这根本无法应对一些突发情况,于是成吉思汗就开始着手编制专业队伍,这就是怯薛军的最初来源。

怯薛军的成员全部都是贵族和有军功的军官子弟,他们是蒙古国的直接受益者,因此他们在忠诚度方面是远远大于其他人的。

这支部队第一期的人数在10000左右,成吉思汗后来又增添了8000作为替补的后备力量,这些人完全摆脱了劳动生产。

怯薛将军一共有四位,这个职位是世袭的,他们分别是博尔忽、博尔术、木华黎与赤老温,这都是蒙古国响当当的人物。

怯薛军是蒙古国真正意义上的嫡系,在元朝建立后,这些士兵大都成为了元朝的官员或者是学者、这一点是很好理解的,贵族出身的怯薛军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。

元朝建立后,皇帝配备了专门的护卫队,怯薛军就开始被闲置了起来。但怯薛军的身份是相当显赫的,后来的察哈尔部就是这些人的后裔,他们在诸多的蒙古部落中因血统高贵纯正,为此又被称之为&34;

公元1368年,元朝灭亡后一些蒙古贵族退守塞北,北元朝廷在这一年建立,怯薛军就是北元朝廷的核心力量。

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没有接受明太祖朱元璋的招安,而是跟随达延汗退回了蒙古高原,这些人就是察哈尔部的直接来源。

北元覆灭以后,察哈尔部逐渐和汉族互相融合,他们成为了西北地区的守护神。察哈尔部迁徙到东北地区以后,和当地的女真部落产生了联系,阻碍了当时的明朝对后金的攻伐。

清朝建立之后,察哈尔部落成为了清朝的一员,清朝的皇帝成为蒙古的可汗。

乾隆二十六年,叛乱的准噶尔部落被全部歼灭,整个南疆以及青藏地区都被大清纳入了版图,新疆以及西北地区的守卫十分空虚。

当时的大将军傅恒向乾隆皇帝建议,派遣察哈尔部落部分人西迁,以镇守新疆以及西北等地。乾隆二十八年,清政府在张家口外的察哈尔八旗兵营内,挑选了1800名年富力强的士兵,命令他们连同家眷一起迁徙到伊犁屯田。

此后又同样派遣了一次,察哈尔人一共经历了两次西迁,很多人在长途跋涉的过程中去世,这些人少数驻守在塔城,其他的大部分人都驻守博尔塔拉。

&34;

察哈尔军民的胜利西迁,对整个西北的格局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。察哈尔人逐渐在伊犁繁衍生息,他们延续的是&34;的编制,这一项制度直到1938年才被废除。

这些怯薛军的后裔,在新疆地区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,沙俄侵占了伊犁之后,察哈尔营官兵奋起反抗,&34;,他们还将自己的马匹骆驼自愿贡献给清政府,以供驱逐沙俄侵略者所用。

1820年前后的&34;,察哈尔营同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,在浩罕(乌兹别克人的国家)的支持下,大小和卓的后裔张格尔先后四次在新疆作乱,极大地破坏了领土的完整和人民的安定。

在这种情况下,察哈尔营的官兵们奋起反抗,为南疆的稳定和统一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。清朝后期,王朝的腐败使得清政府无力顾及察哈尔营,这些士兵们在失去了与中央王朝的联系后,只能依靠牧羊来维持自己的生活。

没有清政府在生活以及装备上的支持,察哈尔人的长矛和刀剑都生锈了,哨所也坍塌了,但这些困难都被他们克服了。

察哈尔人在南疆等西北地区的主要工作就是&34;,这些成吉思汗的子孙们日日夜夜地行走在广袤的土地上,直到清政府灭亡的那一刻,他们都不知道外面已经变幻了大王旗。

直到今天,温泉县以及阿拉山口等地依旧有&34;,政府聘用的大都是怯薛军的子孙们,因为他们的忠诚已经代代流传了260年。

260年的时光里,这些西迁而来的蒙古贵族后裔,用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和热血,诠释了忠诚与担当,他们被称之为&34;

直到今天,你依旧能够在塔城地区见到这些巡边员,他们有的家族成员,已经代代巡边长达260年。
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会员所上传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